logo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div style='font-size: 16px!important;line-height: 28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color: #777!important;'>百花洞战斗遗址:</div><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重温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东莞日报&nbsp&nbsp张华桥&nbsp&nbsp2025-09-03</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9/03/366358e1ab5a4df0ae3311e7b1d18c67/5.jpg' alt='' class='page-img'/></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center!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9/03/366358e1ab5a4df0ae3311e7b1d18c67/A05/19858584_sm1_1756804131673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如今的百花洞村已成为现代活力新农村,英雄的故事在这里世代相传 大岭山供图</div><p> 1941年6月10日晚,夜黑风高,日军联合伪军兵分两路准备进犯大岭山。不曾想,在这之后的两天里,来犯的敌军却被困于百花洞的一处荔枝林无法逃脱。这次会战,日军伤亡惨重,哀叹:“这是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p><p> 80多年后,在东莞大岭山百花洞广场上,百花洞战斗遗址纪念石碑静静矗立。石碑旁,一尊手持冲锋号的士兵雕塑,身体前倾,目视远方,神情专注。</p><p> 广场两侧,两座大型浮雕墙屹立,其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将那段不朽的历史重现在眼前,讲述着当年的英勇事迹。</p><p>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记者带您一起回望那段峥嵘岁月,缅怀先烈,更传承他们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p><p> 资深记者 张华桥/文</p><p> 军民齐心,取得华南抗战经典胜利</p><p> 百花洞村地处大岭山山脉东侧,背靠马山,马山山高林密,天然石窟多不胜数,是游击队藏身战斗的好地方。</p><p> 1941年夏天,一场军民齐心抗击日寇的战斗在此打响,成就了著名的“百花洞战斗”。</p><p> 1941年6月10日,时驻莞城、太平、桥头的日军400余人及伪军200余人,在日军大队长长濑指挥下,兵分两路利用黑夜袭击大岭山抗日根据地中心区百花洞村,企图消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p><p> 第三大队大队长曾生当时正在百花洞召开军事会议,获悉日伪军的企图后,部署了3个中队200余人及自卫队近1000人,埋伏在百花洞村周围高地。</p><p> 11日拂晓,日伪军进至百花洞村,遭游击队突然伏击,仓皇占领村东北高地顽抗。第三大队第二、第三中队在自卫队配合下,迂回至百花洞村以西大环一带山地,切断日伪军退路,形成包围。同时,第一中队向被包围的日伪军发起攻击。战至15时许,日伪军两次施放烟幕掩护突围,均被击退。</p><p> 日军被围,振奋人心!附近几个村的群众也纷纷敲锣打鼓助威,还在铁皮桶里燃放鞭炮吓唬日军。阵阵锣鼓声、鞭炮声和喊声,震天动地。入夜,日伪军惶恐地原地固守待援。游击队派出小分队不断袭扰、杀伤日伪军。</p><p> 12日下午,日军从广州、莞城、石龙派出步兵、骑兵1000多人前来救援,并出动飞机掩护,被困日军才得以仓皇逃脱。</p><p> 战斗胜利,全民欢呼,根据地军民在连平举行祝捷大会。占驻广州的日军华南南支派遣军头目收到战败的消息后,不得不哀鸣:“袭击大岭山一仗,是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p><p> 两天一夜的战斗,击毙日军长濑大队长,毙伤日军官兵50余人,缴获长短枪10余支及弹药辎重一批,毙敌战马数匹,抗日游击队和抗日自卫队共伤亡10多人。</p><p> “这一仗打得很痛快,人民群众被发动起来,变成了一场人民战争。浩浩荡荡两三千人在山上,土炮土枪都上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副大队长邬强之子邬波在一次采访中说道。</p><p> 百花洞战斗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鼓舞了东江抗日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和决心,我军声威大震,扩大了我党我军在国内外的政治影响。</p><p> 抗战精神代代相传</p><p> 昔日的战火纷飞早已烟消云散,如今,当年发生“百花洞战斗”的这个小山村早已改变了旧模样,高楼建筑、厂房商铺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荣的现代活力新农村。但是英雄的故事还在这里世代相传。</p><p> 近年来大岭山镇充分挖掘和利用大岭村的革命文化资源,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该镇以红色文旅带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备建设红色旅游商业街,充分利用红色旅游等天然优势,让旅游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增长点。</p><p>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沿大岭山镇红色文旅路线来到百花洞村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红色记忆与村庄发展交相辉映,展现出一个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新百花洞。</p><p> 山河无恙,盛世如昔,百花洞战斗遗址的一草一木、一碑一亭,始终引导着我们回望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冲锋号雕塑依然昂首向天,仿佛在召唤后人铭记历史;浮雕墙上跃动的身影,诉说着永不褪色的英雄故事。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时代的号角,让我们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新征程,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p>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