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中国工会简史(十)</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甘肃工人报&nbsp&nbsp2024-10-15</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412/20/a0c3e4408dc54402b8f94487b3cf3137/3.jpg' alt='' class='page-img'/></div><p>第一章 筚路蓝缕 开天辟地(19世纪中叶—1927年)</p><p>大革命高潮中的工人运动(二)</p><p>1926年5月1日至1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502人,代表全国699个工会组织,124万会员。英国、俄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工会代表也出席了大会。大会期间,为职工运动死难烈士及廖仲恺竖立纪念碑并举行了追悼会。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工人阶级在国民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李立三汇报了参加赤色职工国际会议的情况,认为“中国工人在世界职工运动中已经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大会通过了《中国职工运动总策略决议案》《组织问题与其运用之方法决议案》《经济斗争最近目标与其步骤决议案》《罢工战术决议案》《宣传教育问题决议案》《工会运动中之女工及童工问题决议案》《劳动法大纲决议案》《失业问题决议案》《合作社问题决议案》等9个决议案和9项工作报告决议。这次大会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强调中国工人阶级是国民革命的领导阶级,提出了工人阶级当时的中心任务: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组织,切实联合农民、小商人、学生及社会上一切国民民众,督促和援助广东国民政府北伐,消灭封建军阀,以期早日完成国民革命,统一中国。大会发表了《为促进北伐向国民政府请愿书》,要求国民政府出师北伐。</p><p>1925年6月5日,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之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了《对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宣言》,号召工人参加和支援北伐战争,提出在国民革命军胜利的地方,启封被反赤军封闭的工会,释放被捕工人领袖,恢复被通缉和失业工友的工作,使以前罢工胜利的条件得以履行,被惨杀死伤的工友得到抚恤和救济。在政治上,要求颁布保护劳工的劳动法,发展工人运动的工会条例,要求工人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的自由。《对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宣言》为工会运动在北伐战争中的蓬勃发展提出了方针、策略,同时也为各地革命工会充分利用北伐战争的历史机遇来发展工人运动,及时提供了指导。随着北伐军的北上,中国工人运动也一路向北。在两湖地区,北伐军进入湖南后,拥有10多万会员的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发动全省工人,为北伐军带路、送信、收集情报、运输等。在醴陵、长沙、平江、岳阳等战役中,工农群众则直接参加了战斗。在湖北,当北伐军攻打武汉时,工人则在内部予以配合,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铁路工人组织破坏队,牵制军阀的行动。在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北伐军所向披靡,在不到半年时间里,打败了吴佩孚,赶走了孙传芳,占领了半个中国。</p><p>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从广东迁到武汉,中华全国总工会1月18日发表告全国各工会书宣布北迁武汉,在广州设办事处,并于2月初迁到汉口。2月20日到26日,全国总工会在汉口召开执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全国工人阶级目前行动总纲》等决议案。随着国民政府和全国总工会由广州迁往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运动的中心。在此期间,中国工人阶级还创造了一个伟大壮举,胜利开展了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外交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大革命高潮中工人运动取得的突出成就。</p>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