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殷商之源”与商亳宋</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商丘日报云阅读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白 鹏  2025-11-28</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8/aaf66e2f77d64c019f1a0d677c330698/8.jpg' alt='' class='page-img'/></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center!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8/aaf66e2f77d64c019f1a0d677c330698/08/1128_8a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商丘古城<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8/aaf66e2f77d64c019f1a0d677c330698/08/3170620_gm_1764228197973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帝喾陵<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8/aaf66e2f77d64c019f1a0d677c330698/08/3170608_gm_1764227030728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阏伯台<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8/aaf66e2f77d64c019f1a0d677c330698/08/3170612_gm_1764227382242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南亳汤王台<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8/aaf66e2f77d64c019f1a0d677c330698/08/3170614_gm_1764227800310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微子墓</div><p>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研究殷商文化,首先要搞清楚“商”是怎么来的?商根植在商族发祥地—商地,商族因商地而得名。殷、商最早都是地名,后来殷、商并称,“殷商”成为商朝的代称。</p><p> “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是成汤始居之亳,即其先祖帝喾成为天下共主后定都的亳。亳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也是帝喾的都城。</p><p> “微子封宋,以奉殷祀。”宋国延续了殷商文化。商丘的商宋文化,源于殷商文化。由于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商丘深厚的商宋文化遗存和作为“殷商之源”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逐渐为世人所知。</p><p>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是怎么来的</p><p>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视察河南时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p><p> 殷商之源在商丘。殷商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个层面,如玄鸟生商、王亥经商、成汤都商。</p><p> 探讨和研究殷商文化,首先要搞清楚“商”是怎么来的?</p><p>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生商,最早并不是传说。玄鸟最早来自东夷族的玄鸟氏、玄鸟图腾。商族是由东夷族而来,所以商族的后代就说是“玄鸟生商”。</p><p> 殷商的先世——商族是兴起于黄河中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它的始祖契与禹同时。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商汤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附近)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p><p> 所谓殷商时期,就是商朝。殷、商最早都是地名,后来殷商并称,“殷商”成为商朝的代称。</p><p> 研究殷商文化,首先要搞清楚“商”是怎么来的?</p><p> “商”首先是地名。《史记》等多部典籍对商地均有记载。《史记·殷本纪》说“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诸如《诗·商颂》《国语》《竹书纪年》等均有帝喾及契、相土、汤等殷商先祖在商丘发迹的记载。</p><p>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甲骨文中的商、丘商,是在今商丘附近。”《辞海》:“商,古地名。在今河南商丘。商始祖契所居。”对商地的具体地,以上记载明确为商丘。</p><p> 更有说服力的是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把这一考古发现与“周成王封微子于宋”“奉其先祀”“以嗣殷后”等文献记载结合起来考究,商丘是商族的起源地就无可置疑了。</p><p> 而一个“商”字,我认为它有四层含义:地名、族名、国名、朝代名,即商地、商族、商国、商朝,而后又引申为商业、商人、商品的“商”。</p><p> “商”根植在商丘,商丘乃殷商文化的根植所在。</p><p> 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在哪里</p><p> 亳是商朝的第一个都城,也是帝喾的都城。《史记》载:帝喾即帝位后,“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唐《元和郡县志》:“高辛氏故城在谷熟县西南四十五里,帝喾初封于此。”西汉孔安国曰:“亳郡,高辛氏之所都也。”</p><p> 《史记》称“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是成汤始居之亳,即其先祖帝喾成为天下共主后定都的亳。“亳”在哪里?这是商文明研究的一个重大命题。</p><p> 自汉代起,众说纷纭。中国先秦史专家、南开大学教授王玉哲把古今关于“亳”地的说法总结概括为六种:关中说、偃师西亳说、河南商丘南亳说、山东曹县北亳说、河南内黄说、郑州说。影响较大的为“三亳说”,即南亳、北亳和西亳。</p><p> 三亳,均以商丘为坐标。南亳,在今商丘市睢阳区东南部、虞城县谷熟集西南三十五里。北亳,即景亳,在今商丘市梁园区北、山东曹县南附近。西亳,在商丘以西大约280公里处的洛阳偃师商城。除偃师原为西方之夏都所在地外,南亳和北亳与商丘为一地。</p><p> 《尚书蔡传》《通典》《括地志》和《河南通志》均有“三亳”之说:“书所称三亳者,蒙县之亳曰‘北亳’,汤所兴;谷熟之亳曰‘南亳’,汤所都;偃师之亳曰‘西亳’,汤所迁也。”</p><p> 在“三亳”之说中,“汤所都”之地明确为南亳。</p><p> 商国、商朝前期的都城在商丘,由此形成了先商、早商文化,并已经得到了考古学的部分证明。考古工作者在商丘大地上进行的考古发掘或试掘,发现了丰富的大汶口、龙山及岳石文化、早商二里岗上层文化及部分殷商时期的遗物。</p><p> 2015年12月,“商丘古都文化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15年年会”在商丘举行,会议认定“商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之一”,指出:“五帝之一帝喾和商先公先王多在商丘一带活动。商丘是商汤都亳所在地,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都城,是两汉时期梁国都城和南宋王朝第一个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p><p> 王国维在《说商》一文中引杜预《春秋释地》说:“宋、商、商丘三名一地。”今“宋、商、商丘、亳(南亳和北亳)四名均指一地。”因为,若将宋、商、商丘视为一座都城,则亳在其附近;若将宋、商、商丘视为一区域,则亳在其中。总之,亳地离不开原古商国的范围。</p><p> 《史记·殷本纪》:“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p><p> 汤始居亳,皇甫谧曰:“梁国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范文澜《中国通史》:“南亳,在今虞城县谷熟集西南三十五里。”</p><p> 从先王居,孔安国曰:“契父帝喾都亳,汤自商丘迁焉,故曰‘从先王居’。”</p><p> 商丘的南亳,符合《史记》所载“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也符合《孟子》所称“汤居亳,与葛为邻”。</p><p> 商丘是商朝最早建都地亳、商国最早建都地商,也是帝喾都亳之所在地。帝喾都亳、汤始居亳均在商丘,可称之为“商亳”。</p><p> 商丘“南亳说”史料记载丰富,证据确凿。商丘是我国著名的黄泛区,历史上黄河南泛时频繁改道,洪泛及其相应的泥沙堆积,把南亳深埋地下,巍巍宫室与繁华街肆迄今不见踪影,有的学者甚至采取怀疑否定的态度。这种将南亳问题变成千古史谜的做法有失公允,学术界应当对此重新审视,还其中国历史上早期大都会的本来面目。</p><p> 微子封宋,以奉殷祀,宋国延续了殷商文化</p><p> 周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称宋国,“以奉殷祀”。</p><p> 宋国延续了殷商文化。商丘的商宋文化,源于殷商文化。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人商业的发源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被誉为“殷商之源”。</p><p> 商,是契所居之商,后为宋国国都。宋、商、睢阳为一地,均位于今商丘古城附近。</p><p> 宋国故城是20世纪末期被考古发掘确定的西周和东周时期的大诸侯国都城。这座先秦名城的发现者是张光直先生及中美联合考古队。由于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商丘深厚的商宋文化遗存和作为“殷商之源”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逐渐为世人所知。</p><p> “寻商探宋,追梦未已。”20世纪90年代,美籍华人、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开始在商丘长达近十年的寻商探宋,虽没有寻找到典型的早期商文明遗存,但经过几年的勘察和钻探,在当时商丘县老南关附近发现了一座东周时期的古城址,确定为宋国故城,为寻找早商和先商的都城和聚落遗址,提供极有意义的线索。</p><p> 1994年春至1997年秋,中美联合考古队通过对宋国故城的钻探和发掘,确定了城墙的方位、大小和基本结构,揭示了周代宋国故城、秦汉睢阳城、明弘治十五年前归德府旧城和现归德府城的地层关系,证明在现存的归德府城附近,上下叠压着数座城。</p><p> 数座城叠压,基址两千多年不移,验证了张光直先生的观点:“不同于西方突变、断裂的文明发展模式,中国文明呈现连续性模式。既然睢阳城址数千年不移,我们有理由相信,西周初年,周王朝之所以将微子启分封于商丘,是在承续先商的根基。”</p><p> 宋国故城的确定为寻找早商都城南亳和先商都城、聚落遗址提供极有意义的线索。宋国故城应尽快进行进一步考古发掘,将为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考古资料。宋国故城应该成为“殷商之源”商丘传承数千年殷商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和文化景观。</p><p> 由张光直主持的中美合作考古项目,旨在理清商文明的源流,也就是找寻商最初的几个王的都城,从而确定先商和早商的所在。张光直先生憧憬着有一天,一定能在商丘附近找到商王朝的精美手工艺品、青铜器、玉器、基址和祭祖的档案……</p><p> 2021年5月20日,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项目正式启动,这是继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商丘地区进行考古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之后,再次正式开展的豫东大型考古勘探发掘项目。</p><p> 在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们不断地发现不同时期城址相互叠压,商丘形成了“城摞城”的现象。“宋国故城历东周,跨两汉、两晋,与封微子启于宋、宋襄公称霸、梁孝王平‘七国之乱’、唐代‘安史之乱’睢阳保卫战、南宋高宗‘应天府登基’等重大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对宋国故城有必要再次进行考古发掘,寻宋探商,解决这一困扰学术界多年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岳洪彬介绍说。</p><p> 商丘正在继续张光直先生及中美联合考古队“寻商探宋”的未竟事业,期待未来取得重大成果、重要突破,为探寻“殷商之源”创造更有利的考古依据和条件。</p><p> 记者感言</p><p> 寻商探宋,溯殷商之源</p><p> “寻商探宋”的历程,带领我们走进“殷商之源”的深邃时空。商丘,这片承载着商族发祥、商国崛起与商朝肇始的土地,见证了“商”从地名、族名、国名到朝代名的完整文明演进。在这里,“商亳”同源的历史图景渐次展开,文明的根脉深深扎根。</p><p> 自帝喾都亳至成汤立国,商丘以其独特的文化积淀,奠定了殷商文明的基石。周封微子启于宋,“以奉殷祀”,更使此地成为延续殷商礼乐、传承文化薪火的重要枢纽。宋国故城的考古发现,层层叠压的不仅是千年城址的基址,更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实物见证,深刻彰显着“殷商之源”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独特地位。</p><p> “寻商探宋,追梦未已。”今日之探索,既是对前辈学人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文明根脉的深情呼唤。商、亳、宋三者交织,共同书写着华夏文明源流相继的壮丽篇章。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与研究的日益深入,商丘在实证“殷商之源”、阐释中华文明赓续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正焕发出愈加璀璨而温暖的历史光华,照亮我们追寻文明源头的道路。(白 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