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临港产业聚链成势</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周口日报  2025-11-25</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5/4e205ca59a564d9d8af9fef13e85616e/3.jpg' alt='' class='page-img'/></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center!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5/4e205ca59a564d9d8af9fef13e85616e/03/1222ea5b939fb5024018b339304796ea_8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5/4e205ca59a564d9d8af9fef13e85616e/03/1222ea5b939fb5024018b339304796ea_5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京东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5/4e205ca59a564d9d8af9fef13e85616e/03/1222ea5b939fb5024018b339304796ea_4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天子铝业厂区一角。<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5/4e205ca59a564d9d8af9fef13e85616e/03/1222ea5b939fb5024018b339304796ea_6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货船停靠在范营作业区。<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5/4e205ca59a564d9d8af9fef13e85616e/03/1222ea5b939fb5024018b339304796ea_3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海盛生物建成投产。</div><p> □记者 宋风 文/图</p><p> 随着6台集装箱起重机全部安装完毕,备受瞩目的周口港小集作业区进入开港倒计时。一座港口能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多少活力?从周口临港开发区可以得到最直观的答案。</p><p> 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承载区,临港开发区充分发挥多式联运枢纽优势,紧抓临港偏好型产业,聚焦物流贸易、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通过系统性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p><p> 从益海嘉里“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模式到海盛生物科技的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从年吞吐量突破千万吨的周口港到联动中西部、贯通沿海的航运网络——一幅“港产城融合”的壮丽画卷在豫东大地徐徐展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发展活力。</p><p> 航运枢纽持续赋能 临港贸易实现跨越式增长</p><p> “集装箱吞吐量从2020年的8064标箱跃升至2024年的16.3万标箱,增长幅度接近20倍!”这一令人震撼的数据,生动诠释了周口港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态势。作为河南省最大的内河港口,周口港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常年承担全省85%的集装箱吞吐任务。202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328.7万吨,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国内10多个省份,已成为河南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桥头堡。</p><p> 航运网络持续拓展和优化,是周口港快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临港开发区先后与南京港集团、安徽省港航集团、江苏远洋等重点港航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功吸引全球航运巨头中远海运集团前来设立办事机构。中远海运集团凭借丰富的航运经验和庞大的船队资源,为周口港开辟了直达长三角、贯通沿海的高效国际物流通道。今年以来,周口港新开通6条国内航线、4条国际航线,织密“东联西拓”的枢纽网络,为河南乃至中西部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的出海口。</p><p> 临港贸易业态也在持续优化升级。南方小麦交易市场在周口港设立分市场,年交易量32万吨;进口木薯淀粉规模突破200万吨,使周口港成为全国重要的木薯淀粉集散中心;陶瓷、粮食、化工产品等40余类货品在此高效集散流转。水运海关查验区加快建设,配套智能化查验设备陆续到位,未来将实现进出口货物“一站式”通关,显著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临港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p><p> 产业“循环”深化升级 链群发展构筑新优势</p><p> 在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的淀粉糖生产车间,一条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通过不同生产工艺,普通玉米在这里被“吃干榨净”,转化为玉米淀粉、玉米油、糖浆等20多种食品和食品原料。“我们积极推进麦芽糖醇、阿洛酮糖等新型功能性糖醇的研发工作,未来还将向更多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拓展。”产业园玉米深加工项目工程师刘钰铭介绍,该企业创新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充分挖掘大豆、玉米等农产品价值,有力带动当地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战略性转变。目前,该企业规划布局的中央厨房、大豆加工、玉米精深加工项目已全部投产达效,年产值预计可达300亿元。</p><p> 产业链的延伸不止于食品加工领域。在生物医药这一新兴产业领域,周口临港开发区生物化工园区已获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五个生物经济基地之一。新入驻的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生物保健制品、医药中间体的高科技企业。“我们非常看重周口本地优质原料供应商,例如益海嘉里、中粮、瑞茂通等。”公司总经理石书鹏表示,“周口作为人口大市,要在终端产品特别是化妆品销售方面,进一步扩大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目前,该企业一期项目已经投产运行,主要生产脂肪酸、阿魏酸、植物甾醇、谷维素等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生物制品。</p><p> 装备制造业发展同样亮点纷呈。天子铝业被推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后备企业;卉泽科技智能户外产品全部外销,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竞争力;领尚科技、龙途新材料等5家企业累计获得国家专利65件,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中兴新业港成功引进各类检验检测企业13家,实验室总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年产值突破2亿元,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平台和创新引擎。</p><p> “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是周口发展临港经济的重要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承载区,周口临港开发区以成功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为契机,统筹推进航道建设、产业培育和现代临港物流发展,充分依托周口港内河航运枢纽地位,推动内河航运与沿海港口高效联动,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p><p> 目前,一系列提升港口能级的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综合仓储贸易服务中心、集疏运铁路专用线等项目进展顺利;保税物流中心申建工作全面启动;新能源综合服务区、公共仓储贸易服务中心加快落地步伐,有望形成千亿级供应链服务市场。与此同时,临港开发区深化与郑州陆港、山西长治陆港的战略合作,成功运营“西煤东送”“东货西出”“公铁水”多式联运新通道,进一步拓展腹地资源、增强辐射能力和服务能级。</p><p> 得益于内河航运的成本优势和便捷条件,临港开发区已与南京港集团、安徽省港航集团、江苏远洋、山西长治陆港等重点港航企业建立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p><p> 创新驱动产业转型 战略合作拓展发展空间</p><p>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临港开发区强化创新引领,多措并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中国数字产业运营集团创新“飞地经济”合作模式,积极探索“深圳研发+临港开发区生产”“深圳创新+临港开发区产业化”等新路径,着力提升企业数字化运营水平,积极招引数字产业、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类优质项目;与江南大学、复旦大学药学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立联合创新中心,为辖区16家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成功招引母乳寡糖、阿洛酮糖等生物经济类项目;与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开展务实合作,推进双蛋白食品工程在当地的实验性应用,拉长食品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深化辖区企业科研院所、创新团队、创新研究院建设,年内计划实施智改、技改项目14个,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省级智能工厂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p><p> 开放合作也在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通过积极参与跨区域港口协同发展,临港开发区先后加入淮河生态经济带港口群联盟和豫皖苏鲁港际合作联盟,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和合作领域。今年以来,新签约国鹄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三人行医疗器械、多功能抗菌肽及母乳寡糖等亿元以上项目16个。正在紧密跟踪洽谈27个重点项目,包括投资7亿元的山西玉丰阿洛酮糖、投资3亿元的深圳泰嘉电子医疗设备、投资5亿元的电动重卡总装工厂、投资20亿元的亚谷工业园谷氨酸钠生产项目等。同时,积极拓展与青海、新疆、山西等资源大省对接,招引装备制造企业。</p><p> 产业根基日益坚实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p><p> 在强化项目支撑方面,临港开发区展现出强劲势头和明确思路。积极重构招商机构、招商流程,坚持全员招商,实行揭榜挂帅,强化全程服务。全力推进项目落地,持续深化项目推进机制改革,组建工作专班,突出“清单化”推进、“节点化”管理、“责任化”考核,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同时,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新谋划专项债、超长期国债项目13个,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资金保障。</p><p> 在优势再造方面,临港开发区做足文章、下足功夫。在发挥内河航运降本增效、开放平台作用方面,以周口港为支撑,积极谋划建设大宗商品储运基地、多式联运枢纽、冷链物流园,加快完善农产品、煤炭、铁矿石、化工产品、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服务保障体系,加快推动新能源综合服务区、公共仓储贸易服务中心落地,推动形成千亿级供应链服务市场。</p><p> 在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存量经济方面,发挥益海粮油、五得利面粉等食品产业集聚优势,重点推动传统粮油产业向开发功能型食品产业、保健食品产业升级;发挥医药物流企业集聚优势,谋划建设医药物流园;发挥生物化工园区平台优势,依托益海嘉里原料优势,招引更多优质生物项目;发挥青网科技、中兴产业园、豫沪产业园等专业园区优势,大力发展检验检测、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p><p> 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陆续落地,临港开发区的产业根基日益坚实、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初见成效,周口生物化工园区已获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重点打造的五个生物经济基地之一。五得利面粉、益海粮油、娃哈哈饮料等企业产销两旺;老磨坊粮油技改项目设备已定购,首条生产线将于12月试生产;临港装备智造、中兴新业港、青网科技、豫沪合作等园区建成投用,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规模效应逐步释放。</p><p> “我们将以畅通道、强枢纽、优服务、提智能、促绿色为主线,发展多式联运,培育壮大枢纽经济,深度融入长三角港口群,更好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临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邓昌锋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