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医保影像“全国漫游”值得点赞(沙颍时评)</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周口日报  2025-11-25</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5/4e205ca59a564d9d8af9fef13e85616e/2.jpg' alt='' class='page-img'/></div><p> □吴继峰</p><p> 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北京的医生轻点鼠标,就能清晰查阅患者在福建医院的影像资料。笔者以为,医保影像“全国漫游”使得病例数据“信息孤岛”的坚冰正在被打破,老百姓“带着片子跑”的辛酸或将终结,这一举措非常值得期待和点赞。</p><p> 过去,影像资料常被“锁”在单一医院的系统中,患者异地就医的每一次辗转,都可能意味着要从头再来。如今,数据随人流动,患者不再是被动地在一家又一家的医院间“重置”自己的医疗历史,而是拥有了连贯的病历叙事。这增强了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连续性体验,是对其健康权益的实质性尊重。</p><p> 影像云的建立,正在打破根深蒂固的“数据壁垒”。长期以来,不少医院将患者影像数据视为自身资源,甚至隐含着通过院内检查创收的动机。跨省调阅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检查结果的互认从政策要求落到了技术实处。这倒逼医疗机构必须更加依靠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来赢得患者,而非依靠信息不对称来“锁定”患者。</p><p> 同时,医保基金的角色也将由此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医保局推动形成全国“一张网”,实现“医保可核”,这标志着医保正从过去相对被动的付费方,向主动的、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监管者和系统整合者转型。通过影像云,医保可以更有效地审核医疗服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源头上遏制因信息不透明可能导致的重复收费、过度检查等问题,从而更加精准和高效地使用宝贵的医保资金,守护基金的安全。</p><p> 当然,这项工作才刚刚启动,全面铺开可能会面临标准统一、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一些挑战。然而,起步即是方向,突破就有希望。期盼各地以此为契机加强协同、攻坚克难,让影像互通早日覆盖更多医疗机构,让这一“云端”福祉润泽更多百姓。①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