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以“绣花功夫”接续擦亮社区文明底色(文明创建奉献者说)</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周口日报  2025-11-25</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5/4e205ca59a564d9d8af9fef13e85616e/2.jpg' alt='' class='page-img'/></div><p> 奉献者小档案</p><p> 李姝凌,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北李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浪潮中,她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绣花工”,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坚韧与智慧,一针一线地将文明理念“绣”进社区肌理,“植”入居民心田,让社区焕发文明和谐的新气象。</p><p> 我的办公室就在社区里,居民若有事情要办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我。自“创文”工作启动以来,我不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而是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社区里转一转,哪里堆放了建筑垃圾,哪里的路灯不亮了,哪两户居民因为楼道杂物起了小摩擦……这些看似琐碎却关乎居民生活品质和社区文明形象的“小事”,我一定要做到心里门清,我就是要让社区居民随时随地都能找到我,用脚步丈量民情,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p><p> 北李庄社区作为“村改居”社区,面临着基础设施老旧、居民生活习惯转变慢等共性难题。我深知,“创文”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而是要触及根本、提升内涵。为缓解社区内部的“停车难”和“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我积极与辖区各小区物业联系,牵头施划新的停车位,引入第三方建设智能充电桩,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定期到各小区宣传安全知识,发动居民开展“楼道革命”,清理杂物、粉刷墙壁,鼓励居民用绿植、书画装点楼道,将冰冷的公共空间变成了邻里交流的温馨驿站。引导群众利用社区边角地共建“共享花园”,种花种菜,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凝聚了人心。通过疏堵结合,让社区环境焕新,秩序井然。</p><p> 为推广垃圾分类,我坚持以身作则,带头在社区垃圾桶边进行指导,用行动感化居民。我积极与市区两级分类办结合,多次组织志愿者到辖区各个小区内开展垃圾分类趣味宣传活动,通过游戏、有奖问答等方式,让垃圾分类知识深入人心。为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创文”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我整合社区资源,牵头组建“文明劝导队”“环境护卫队”“党员先锋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和“五老”调解队等多支队伍,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包粽子、做月饼、文艺汇演、关爱孤寡老人等文明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进邻里感情,聚力提升居民的综合素养,让社区里互帮互助蔚然成风,曾经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行动派”。</p><p> 如今的北李庄社区,道路变得更整洁了,环境更优美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居民的脸上笑容也更灿烂了。我坚持扎根基层,带领社区干部,用一点一滴的付出,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用务实的作风和一心为民的服务情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文明创建融入日常、落在实处,让文明成为北李庄社区最亮丽、最温暖底色。②19</p><p> (记者 李瑞才 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