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党旗高扬风帆劲 砥砺奋进谱新篇(奋进的周口 我们的“十四五”)</div><div style='font-size: 16px!important;line-height: 28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我市强基赋能助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周口日报  2025-11-25</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5/4e205ca59a564d9d8af9fef13e85616e/1.jpg' alt='' class='page-img'/></div><p> □记者 杜林波 通讯员 黄志坤</p><p> 时间的卷轴铺展五年征程,奋斗的笔触书写党建华章。</p><p> “十四五”期间,周口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优化选贤任能激发队伍活力,广纳英才集聚发展动能,夯实基层基础凝聚奋进合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p><p> 沃土强基,筑就坚强堡垒</p><p> 从饱含乡村记忆的农耕博物馆,到孕育“金果果”的高品质梨园,再到倾力打造的康养旅游项目……近年来,沈丘县冯营镇李寨村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上积厚成势,在“出圈”路上愈发出彩。</p><p>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李寨村投资建设的致富振兴车间引回了一批技术人才,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现在,村民与各项产业发展紧密连接起来,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全部实现就业,还带动周边村的人员就业。”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介绍。</p><p> 李寨村的蝶变,是我市筑牢基层战斗堡垒的生动缩影。我市始终将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效能,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党的组织体系经脉通畅、气血充盈。</p><p> 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我市通过建立健全“一办五专班”、宣传培训、逐村观摩、季度述职评议、激励奖惩五项机制,深入推进“五星”支部建设,至2024年,已建成“五星”支部166个、“四星”支部912个、“三星”支部2168个,18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焕发新生。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抓好党员干部理论教育培训等,持之以恒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出台《关于激励优秀人才入村担任党组织书记的若干举措(试行)》,探索将全市村(社区)“两委”干部全部纳入县级备案管理,有效规范了选任程序,破解了管理难题。同时,大力拓宽晋升通道,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录(聘)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招录乡村振兴协理员450名,让扎根基层的干部事业有奔头、实干有激情。</p><p> 淬火成钢,锻造实干尖兵</p><p>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如何精准识别、悉心培养堪当发展重任的“千里马”?</p><p> “必须立足事业发展需要,精准聚焦干部的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着力在拓宽视野、更新观念、提升实战能力上求突破,才能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干部培养的关键。</p><p> 为此,我市相继出台《开发区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考核办法(试行)》《周口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工作实绩“三看一查”实施办法(试行)》,常态化推进“墩苗育苗”计划,让干部在实践熔炉中淬火成钢。组织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交流任职,把干部派往信访维稳、重大项目、乡村振兴等吃劲岗位磨砺担当,分两批选派干部赴安徽芜湖学习航运物流枢纽经济先进经验,遴选优秀年轻干部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跟班学习,着力提升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战能力。</p><p> 曾被选派到合肥跟班学习的周口城投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岳明坦言,发达地区在产业培育、营商环境优化上的先进理念和务实举措,打破了他固有的思维定势,他从中不仅学到了破解发展难题的具体方法,还感受到了“事事争一流、件件求实效”的实干氛围。</p><p> 广聚英才,激活发展动能</p><p> 今年3月,我市第三届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在周口市体育中心举行。“周口的人才政策既暖心又贴心,全方位为引进人才服务。”“今年引进人才规模扩大了,提供的岗位也更加优质,让我们打消了很多顾虑。”参加招聘活动的大学毕业生纷纷表示。</p><p>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必须提高对人才资源的重视程度,提升对人才的服务水平,“量身定制”人才政策,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近年来,我市持续完善“1+21”一揽子人才政策,开辟引才“绿色通道”,精心组织“春回三川 凤归周口”“优秀学子家乡行”“周口籍专家人才科技创新成果对接”等品牌活动。指导各县(市、区)紧抓春节返乡契机,走访慰问专家人才,举办招聘会,组织大学生参加寒假实践,开展参观考察与座谈交流,以乡情纽带吸引人才回归。依托驻外机构、异地商会等,指导县(市、区)新设立驻外人才工作站,使全市驻外人才工作站总量达到54个。开发上线“周口市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创新推出“周口英才码”,确保人才信息管理精准高效、服务贴心周到。</p><p> 对此,高校毕业生李思源深有感触地说:“周口这座城市,无论是居住环境还是人才发展环境都挺好,希望能留在周口发展。”</p><p> 练好内功,争当模范表率</p><p> “这次廉政教育活动直击心灵,提醒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前不久,在赴河南廉政文化教育馆开展主题廉政教育活动后,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p><p> 打铁必须自身硬。市委组织部持续深化“对标杆、找差距,创一流、作表率”活动,部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加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和安排规定内容自学,先后赴浙江大学、红旗渠干部学院举办组工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在追寻红色足迹与接受前沿知识中锤炼党性、提升本领。制定《市委组织部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细则》和年度调研计划,大力推行“四不两直”调研方式,深入基层一线摸实情、听真音。凭借过硬作风和扎实业绩,市委组织部一举创成全国文明单位,充分展现了新时代组工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p><p>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征程万里,风正帆悬。站在“十五五”开局的新起点,全市组织系统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周口新篇章。②19</p><p> 记者手记:</p><p> 翻开周口党建工作记事簿,一幅以“人”为本、以“实”为要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它并非抽象数据的堆砌,而是由一个个鲜活故事编织而成:是李寨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时绽放的笑脸,是年轻干部在吃劲岗位上历练后坚毅的眼神……这些细微之处,折射出周口党建工作的温度与深度。</p><p>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了“顶层设计”与“基层脉动”的同频共振。无论是“五星”支部建设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墩苗育苗”计划为干部成长搭建阶梯,还是“英才码”背后无微不至的人才服务,都体现了制度精准发力、资源有效下沉的系统性思维。这启示我们,党建工作的生命力,正蕴藏于这种“上”与“下”、“宏图”与“细微”的完美结合之中。展望新征程,这套围绕“人”所构建的选育管用机制与暖心服务体系,已然为周口的高质量发展蓄积了最深厚的底气。其探索与实践,无疑为新时代党建工作提供了富有借鉴意义的“周口样本”。②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