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div style='font-size: 16px!important;line-height: 28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color: #777!important;'>桥头镇石水口村:</div><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党群服务从“中心”走向居民“心中”</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东莞日报&nbsp&nbsp本报记者 袁健斌 通讯员 香雅怡/文&nbsp&nbsp2025-11-22</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2/53e456c8b89b481cb61c684bd56f7683/3.jpg' alt='' class='page-img'/></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center!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img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22/53e456c8b89b481cb61c684bd56f7683/A03/20747988_sm1_1763729270080_s.jpg'style='display: block!important;margin: auto!important;max-width: 100%!important;'/> ■石水口村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集便民服务、文化传承、健康养老、儿童托管于一体的“全龄友好服务枢纽”桥头供图</div><p> 每到周末清晨8点半,桥头镇石水口村党群服务中心便热闹得像个欢乐的海洋。健康颐养区里,银发老人们跟着轻快的节奏,灵活地练起健脑手指操;教育成长区中,孩子们睁着好奇的大眼睛,沉浸在3D打印的魔法课堂里探索奥秘;而在“知识技能加油站”,年轻人们则全神贯注,跟着老师学习全媒体运营的实用技巧……这个占地210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如今已成为集便民服务、文化传承、健康养老、儿童托管于一体的“全龄友好服务枢纽”,让不同年龄层的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港湾。</p><p> 作为省、市两级党群服务提质行动试点,今年以来,石水口村以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全龄段党群邻里服务的质量和效能,织就一张覆盖儿童友好、老年关爱的“全龄友好”服务网,真正实现了党群服务从“有场所”到“优服务”的华丽转身,让群众从“找不到服务”变成了“离不开服务”。</p><p> 空间焕新解难题,服务升级提效能</p><p> “过去办件事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走进党群服务中心,一站式全搞定!”聊起石水口村的服务变迁,村民莫阿姨感慨道。作为辖区面积8.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人的大型社区,石水口村曾长期被服务阵地分散、功能配置不足、群众办事不便等问题困扰。</p><p> “以前办社保得往村委会跑,咨询法律问题要去司法所,老人活动场所又在村头另一处,一天下来光在路上折腾就累得够呛。”村民罗女士的切身体验,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p><p> 为破解这一难题,石水口村锚定“党群服务提质”目标,以省、市试点建设为契机,投入专项资金对党群服务中心实施“场所、功能、服务、运行”全方位升级,着力打造集便民服务、健身休闲、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区。</p><p> 如今,升级后的政务办事大厅已全新亮相,划分窗口业务区、网上办事区、等候休息区三大功能板块,其中窗口业务区设置党建、残联、民政、法律咨询等9个专项窗口,实现“一厅通办”。“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全事项承接’试点,我们已实现村民、村企‘足不出村’办理800多项便民服务,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民目标。”该中心负责人介绍。</p><p> 空间的焕新只是起点,服务的精准升级才是关键。石水口村聚焦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创新打造“1+4+4”综合服务网络——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枢纽,辐射周边4个住宅小区,将14个功能室优化重组为“教育成长”“健康颐养”“便民服务”“组织生活”四大主题空间,让有限空间释放无限服务效能。</p><p> “我们坚持‘一室多能、多室共建’原则,让每个空间都能适配不同人群的需求,避免资源闲置。”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空间重构与功能整合,中心利用率较此前提升65%,实现了从简单“物理整合”到深度“化学融合”的质的飞跃,让每一寸空间都能释放服务能量。</p><p> 最让群众暖心的是“5+1”全时服务机制:工作日延时服务至18时,安排专人值守提供咨询引导;周六常态化开展家庭成长系列活动、心理健康关怀日等特色服务,真正做到了“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p><p> “现在的党群服务中心就像社区的‘心脏’,老人能安享晚年、孩子能快乐托管、年轻人能提升技能,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邻里关系也不知不觉间拉近了。”在石水口村工作多年的莫老师深有感触地说。</p><p> 聚焦“一老一小”,多元共建暖民心</p><p> “一老一小”是家庭幸福的核心,也是党群服务的重点。每天下午放学铃声一响,中心的“服务驿站”就成了周边学校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这里的免费看护、作业辅导服务,彻底解决了“孩子放学早、家长下班晚”的看护难题。</p><p> “我和爱人都是上班族,以前最头疼的就是孩子放学后没人管。现在孩子放学直接来中心,有志愿者辅导作业,还能参加书法、绘画等有趣的兴趣班,我们下班再接回家,特别放心!”在附近工厂上班的王女士说起这项服务,脸上满是感激。</p><p> 针对村内长者数量多、养老需求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中心创新推出“养老”变“享老”的服务模式。作为镇“守护爱·勿忘我”认知障碍长者关爱服务项目试点,中心在全市首创“认知障碍预防课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累计为198名长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关怀服务。</p><p> “与爱同行”关爱学堂采用公益主导的“50%市场价+周末服务”运营模式,将课程费用控制在市场价的一半左右,让家长能用“一杯奶茶钱”为孩子报名3D打印、非遗体验等优质培训班。项目一经推出就火了,其中“3D打印魔法系列课堂”每期报名都被一抢而空。</p><p> 服务的持续升级,背后是资源的整合与机制的创新。石水口村党群服务中心创新实施“四联工作法”,联动镇、村两级资源,构建“党费+财政+社会捐助”的多元筹资机制,为服务提质提供坚实保障。同时,通过购买服务引入2家专业社会组织,并依托“两企三新”党支部等资源,组建各类技能人才服务专队,让服务更专业、更精准。</p><p>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中心建立了“三单化”服务机制: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等方式摸排群众“需求清单”,整合政企资源梳理“供给清单”,再依托党员技能导师团落实“服务清单”。“比如家长反映课后托管难,我们就开设关爱学堂;年轻人想提升职业技能,我们便引入全媒体运营、电商直播等热门课程。”</p><p> 此外,中心还创新推出“政务+金融”联动服务,联动东莞银行铺设智能取款机,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还打造了全市首个村级个人调解室“莫满水工作室”,其负责人莫满水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用专业调解守护着社区的和谐稳定。</p><p> 党建赋能文化传承,质效双升聚合力</p><p> 石水口村文化底蕴深厚,中心创新“党建+文化”模式,构建起实体传承与数字传播相结合的莫家拳非遗传承体系。线下组建了3名代表性传承人带15名弟子的传承梯队,累计开展29场沉浸式体验课程;线上打造“云上武馆”数字化平台,每周更新教学短视频,已推出18期体系化课程,惠及群众2691人。</p><p> “以前总担心莫家拳这门非遗手艺会失传,现在通过党群服务中心的线下课程和线上平台,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找上门来学习,让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负责莫家拳传承的莫师傅欣慰地感慨道</p><p> 与此同时,石水口村用活“党建结对共建机制”,对接市文联曲艺传承计划,打造“曲艺沁芳”工作品牌。通过与市文联共建活动阵地,每月开展粤剧鉴赏、唱腔教学、曲艺表演等活动,让传统戏曲文化在社区里落地生根,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p><p> 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落地,让石水口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月均服务人次突破1200,较实施精品服务项目前增长167%;“义·家人”志愿服务品牌获市级媒体专题报道,试点经验做法被市相关部门广泛宣传推广。</p><p> 如今,服务辐射范围已从石水口村延伸到周边4个住宅小区、2所学校,“家校社企”联动共建的邻里教育服务体系逐渐成形。群众满意度从原来的82%大幅提升到96%,真正实现了党群服务中心从“建得好”到“用得好”的深度转变。</p><p> 从政务办理的便捷高效到文化传承的润物无声,从儿童托管的贴心守护到长者关爱的温情陪伴,石水口村党群服务中心以空间为载体、以服务为核心、以创新为引擎,打造了一个覆盖全龄、惠及全民的温暖服务共同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党群服务的温度与厚度,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p>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