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为“匠心”标价 为成长搭台</div><div style='font-size: 16px!important;line-height: 28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甘肃电气集团长控公司以机制创新重塑产业工人价值</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甘肃工人报&nbsp&nbsp2025-11-12</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11/12/e05f86621f304bdba7103d33cf3b155d/1.jpg' alt='' class='page-img'/></div><p>□周文霞</p><p>在西北工业重镇天水,甘肃电气集团长城控制电器公司(以下简称“长控公司”)的车间里,一场关于“人”的变革正悄然发生。流水线上的工人不再只是重复操作,他们参与技术革新、提出工艺优化建议;老师傅与青年职工结对传艺,技能比武擂台赛常态化开展;高级技工可参评高级职称,技能等级与薪酬待遇直接挂钩……这些变化,源于长控公司以机制创新为核心构建的全链条激励体系,让产业工人在思想、技能、发展上全面“破圈”。</p><p>思想铸魂:从“要我做”到“我要做”</p><p>“思想通了,行动才有方向。”长控公司党委负责人表示,公司坚持将思想引领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根基,通过“党委领学+支部促学+班组共学”三级联动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日常生产。车间晨会、班组例会上,政治理论学习与工艺质量分析同步进行,让职工在理解国家战略与企业目标中找准自身定位。</p><p>同时,公司以劳模工匠精神凝聚共识。通过组织职工参与各级宣讲、竞赛活动,用“身边榜样”诠释奋斗价值。一名参与过内蒙古重点项目劳动竞赛的装配工深有感触:“过去觉得干活是为了工资,现在明白了,我们拧的每一颗螺丝,都关系到国家重大项目进度。”这种“企业发展我受益”的认同感,正转化为“我为企业作贡献”的行动力。</p><p>技能筑基:“三位一体”锻造硬本领</p><p>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高要求,长控公司构建了“培养+竞赛+创新”三位一体的能力提升体系。靶向培养是基础。公司推行“工学一体化”培训模式,围绕生产需求开展专项技能培训,并依托“师带徒”机制加速青年职工成长。此外,与职业院校合作推行“新型学徒制”,实现理论教学与车间实训无缝衔接。一名青年技工告诉笔者:“师父手把手教工艺要点,学校老师讲原理,进步特别快。”</p><p>竞赛练兵是关键环节。公司工会牵头开展多工种劳动竞赛,聚焦技术瓶颈攻坚克难。在“安康杯”质量月竞赛中,职工们围绕工艺改进、效率提升展开比拼,不仅突破了生产瓶颈,更推动了安全与质量意识双提升。创新赋能则让职工从“执行者”变为“创造者”。通过常态化开展“四技五小两比”活动,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方案可直接转化为生产效率。一项由一线职工发明的接线工艺改进技术,使产品装配效率提升超三成。“工人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一位车间技术骨干说。</p><p>机制赋能:全链条激励打破成长“天花板”</p><p>如何让技能人才“有奔头”?长控公司的答案是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并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职称的贯通渠道——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可分别申报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彻底改变“工人永远是工人”的旧观念。</p><p>激励制度同步优化。修订后的薪酬管理办法明确“技能与收入挂钩”,增设专业技能人才津贴,让高水平技工月薪可媲美中层管理人员。一名获评“技术能手”的职工坦言:“现在大家钻技术劲头足,因为技术真能‘变现’。”</p><p>民主管理机制则赋予工人“话语权”。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1+2+N”民主管理体系,工人参与企业决策、监督的渠道更加畅通。近年来,职工提出的关于生产工艺优化、劳动保护改进等建议均被纳入公司年度重点任务。</p><p>随着产改深入推进,长控公司逐渐尝到“人才红利”甜头。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获评市级产改优秀创新项目;技术革新成果累计降本增效显著;在重点合同履约中,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攻坚克难的“尖兵”。公司管理层表示:“产改不是成本投入,而是回报最高的投资。”</p><p>如今,长控公司的实践已形成示范效应。其以政治引领铸魂、以素质提升筑基、以机制创新赋能的经验,为传统制造业企业破解“人才荒”提供了新思路。面向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打通“技术能级”与“价值创造”的双向通道,让产业工人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p>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