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中国工会简史(五十一)</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甘肃工人报  2025-09-18</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9/18/571c2475571940829958eb9843e6ff71/4.jpg' alt='' class='page-img'/></div><p>第七章 重获生机 再展宏图</p><p>(1978-1992年)</p><p>工会九大与工会组织浴火重生(二)</p><p>工会九大提出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基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党的十一大路线,团结、教育、吸引广大职工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参加管理,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为了贯彻这个方针,要着重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强对工人群众的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二是吸引工人参加管理,保障工人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三是把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四是关心群众生活,保护工人利益;五是把各级工会组织切实整顿好,建设好。</p><p>工会九大是工会拨乱反正的起点,也是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新的伟大开端。它对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历史评价和制定的新时期工会工作方针基本是正确的。但是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次大会通过的文件中仍然残留“左”的错误痕迹,因而使这次大会的历史作用受到局限。</p><p>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对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总工会于1979年2月下旬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提出:“工会的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应当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进行。”</p><p>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过程中,新一届全国总工会党组本着对工会历史和工会现实负责的态度,对1951年错误处理的“李立三案”和1958年错误处理的“赖若愚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复查工作。1979年6月18日,全国总工会党组作出《对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第三次扩大会议的复查结论》和《对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第三次扩大会议的复查报告》,推翻了全国总工会党组第三次扩大会议对赖若愚、董昕等人所作的错误结论,认为对赖若愚、董昕等人的“污蔑不实之词,应予推倒,受到批判斗争和处分的同志应予以彻底平反,恢复名誉”。</p><p>在全国总工会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各地工会组织也开展了对本地区、本部门历史上冤案错案的平反工作,特别是对“文革”中形成的冤假错案,一经查实,即予平反,为一大批遭受迫害的工会干部和劳动模范落实了政策。工会内部开展的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思想上和实践上分清了是非,摘掉了长期压在工会组织头上的“工团主义”“经济主义”两顶大帽子,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生产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工会工作的全面恢复与发展。</p><p>随着工会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基层工会组织不断壮大,组织数量稳步增加。1979年,全国工会共有基层组织32.9万个,1980年为37.6万个,1981年为41.1万个,1982年为43.3万个。到1983年,全国职工总数达到1.15亿人,工会会员达到7693.4万人,基层工会组织达到44.7万个,车间工会组织54.5万个,工会小组61.4万个,中国工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会组织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