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安石村和美乡村农文旅 融合发展的美学“密码”</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宜宾日报&nbsp&nbsp2025-05-02</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5/01/907c1494b18b46618ac5793bffb6e09b/3.jpg' alt='' class='page-img'/></div><p> □李解 陈关奎 周作玉</p><p>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擘画了新蓝图。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重要的农业大市,宜宾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激活乡村振兴动能。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重磅发布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实践路径。</p><p> 安石村位于李庄古镇西南,距离城区只有20余公里。2020年以前,因为基础设施落后,安石村没有主导产业、空心化严重。2020年起,翠屏区被国务院确定为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区,安石被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乘着改革的东风,安石村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村变成如今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共富村,其中蕴藏着和美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学“密码”。</p><p> 密码一:生态筑基·美学铸魂——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革命</p><p> 2020年,面对“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保护要求,安石村上岸后的渔民何去何从、产业发展靠什么等难题摆在了村“两委”的面前,安石村迫切希望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p><p> 为此,村“两委”经过实地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终确定了“生态共生、酒乡渔美、学人驻留、设计美学”的发展理念,走上艺术振兴乡村的发展之路。安石村以“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指导,依托原有稻田资源和田型优势,实施田型调整、水土改良、品种优选、种养循环,形成了稻鱼共生、旱地粮经复合、农家果林家禽的特色生态农业体系,打造了“石里稻场”米、“安沁”酒、“纯菜香”油等农特产品,孵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农耕研学品牌。</p><p> 密码二:文脉焕新·产业共融——文化基因的现代性转化</p><p> 2020年4月,“酒乡渔美”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安石村在坚持“保护原生态,留住原住民,不搞大拆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自然肌理保持完整等地理优势,对村内的景观、设施、建筑进行修缮升级,并完成了“四区两线,十院十景”的现代乡村美学设计,让传统古建筑美学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p><p> 安石村深度挖掘并将李庄学人精神、抗战文化、古建文化等融入乡村建设,实施“名家、名师、名人”驻留计划,打造“长江国际学人村”,以“人才品牌进驻+本地村民创业”等形式引入文艺主题展览、乡村音乐会、乡村书局等衍生农创新型业态,使安石村成为热门“网红”打卡地,让当地村民的物质条件、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p><p> 密码三:机制创新·富民共治——集体经济发展惠民化</p><p> “一炮走红”的安石村,并没有挟IP割流量,而是坚定不移推进共同富裕改革。2020年起,安石村完成集体资产清理核实总计1061万元,成立了1个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和13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全村2322名村民的成员身份通过确认。</p><p> 在此基础上,安石村积极创新组织和管理模式,通过“四方共建”模式,理顺了从最初的建设到后期运营的体制机制,增强市场运作能力,提高农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效益。“四方共建”模式下,安石村通过专业公司运营、村集体占股的方式,促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华丽转身,实现了运营方、村民、村集体多赢局面,安石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p><p> 从默默无闻的“江畔贫瘠地”到享誉全国的“美学共富村”,安石村的蝶变绝非偶然。这场深刻变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创造性实践,是“千万工程”经验在川南大地的系统性转化。其成功密码,在于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范式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治理、个体富裕与共同富裕的三大矛盾。这一实践深刻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复制城市文明,而是以生态文明重构乡村价值坐标,用文化基因重塑发展动能,靠制度创新打破二元桎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p><p>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旨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安石村的实践深刻诠释了党的二十大“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的深层逻辑——乡村振兴既要守住“乡愁记忆”的根脉,更需激活“创新基因”的活力,在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中开辟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境界。</p><p> (作者单位:中共宜宾市委党校、中共翠屏区委党校)</p>
查看本期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