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style='font-size: 22px!important;line-height: 34px!important;text-align: justify!important;color: #000!important'>发展新质生产力 助力农业强市</div><div style='font-size: 14px!important;line-height: 22px!important;text-align: left!important;color: #777!important;margin-top: 20px;'>宜宾日报  2025-05-02</div><div><img id='paperImg' style='max-width: 100%;height: auto' src='//img.founderfx.cn/epaper/202505/01/907c1494b18b46618ac5793bffb6e09b/3.jpg' alt='' class='page-img'/></div><p> □何毅</p><p> 农业是“国之大者”,它不仅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尽管宜宾在省内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在农业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规模大但实力不强、产量高但质量参差不齐的挑战。为了实现从“农业大市”到“农业强市”的实质性飞跃,关键在于强化科技创新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探索一条既环保又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p><p>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p><p> (一)构建科企深度融合机制</p><p>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推动育种创新的关键。通过搭建公共平台,促进公益性、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的有效衔接,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具体而言,宜宾市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例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双方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共用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技术支持。同时,建立健全信息交流机制,确保最新研究成果能够及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p><p> (二)打造“种业航母”和企业集群</p><p> 为提升区域竞争力,需要整合宜宾市内的优势资源和社会资本,分类支持培育种业骨干企业。一方面,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包括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全方位扶持,帮助其成长为行业领头羊;另一方面,鼓励本土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形成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此外,还需并行推进育种资源整合,通过组建产业联盟等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同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这不仅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p><p> 二、强化农业数字赋能</p><p> (一)搭建农业信息化平台</p><p> 宜宾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集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于一体的农业信息化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和作物生长情况(如生长速度、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例如,在播种前,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出最佳种植时间和品种选择;在生长期内,可以通过监控作物健康状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损失。此外,还可以利用该平台预测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减少盲目跟风种植的风险。</p><p> (二)深化丘区农业科技研发与应用</p><p> 宜宾地处丘陵地带,地形复杂多变,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地的具体条件,开展适应性强的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技术研发工作。例如,可以研究耐旱作物品种,开发适合丘陵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探索土壤改良方法,改善土地质量,提高作物产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应加强与国内外先进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和应用,不断提高丘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p><p> 三、创新农业人才体制机制</p><p> (一)优化本土人才培养</p><p> 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是提升本土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各地应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传授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能。同时,设立农业科技服务站和农业科技咨询平台,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例如,可以开通热线电话,随时解答农民遇到的问题;开设在线课堂,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既懂农业生产管理又具备市场营销能力,以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需要。</p><p> (二)引进涉农专业人才</p><p> 除了培养本土人才外,还需要大力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为此,宜宾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举办招聘会、座谈会等活动,搭建人才交流平台。例如,组织赴川渝高校招聘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来宜工作;设立实习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增进他们对当地农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的了解。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提供住房补贴、子女入学便利、实验设施保障等,解决高端人才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扎根基层,投身于农业事业当中。</p><p> (作者单位:中共宜宾市委党校)</p>